本田思域历代车型_本田思域历代车型图片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答有关本田思域历代车型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下本田思域历代车型的话题吧。

1.本田东风本田思域共几代

2.盘一盘历代思域最不运动的车型

3.本田思域轿车有哪几款款式有什么

4.请问本田思域老款和新款分别是哪年的?谢谢回答。。。

本田思域历代车型_本田思域历代车型图片

本田东风本田思域共几代

       本田思域推出了多种车型来迎合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口味,包括三门掀背车、轿跑车、混合动力版和五门房车版。在中国上市的本田思域和东风本田现有车型本田CR-V来自同一个生产平台,两款车使用相同的底盘,这在技术上为本田思域在中国制造提供了先决条件。历经40年的历练,在8代演绎中不断进化。如今,第九代思域(CIVIC)凝聚了许多领先时代的先进技术,为您呈现出一种未来感和科技感的魅力。

       第八代思域是东风本田最初推出的熟悉的思域。第八代思域于2005年首次亮相法兰克福车展。这一代的思域风格变化很大,从圆润的线条到有力的直线,车头向前俯冲,大面积大倾角的前挡风玻璃充满视觉冲击力,内饰风格也充满科幻色彩,上下屏的仪表盘设计很有特色。第八代是思域车型史上首款采用两种底盘系统的车型:在欧洲市场车型上使用后扭力梁半独立悬挂;在日本、美国和中国生产的思域车型采用前麦弗逊式和后双叉臂式的四轮独立悬架结构。第八代思域的风格也大不相同,不仅是欧美和日系的规定,轿车和两厢车版本也是如此。动力方面,常见的欧洲思域搭载60kW1.4LDSI和103kW1.8Li-VTEC发动机,与国产思域相同。此外,欧洲思域还拥有2.2L柴油发动机车型。至于高性能的TpyeR版本,则配备了148kW的2.0L发动机和6速手动变速箱。外观方面,第九代思域在车身造型上与北美车型基本一致。不过为了符合国人的审美标准,第九代思域车型在前格栅和雾灯周围增加了镀铬装饰,更有质感。此外,第九代思域前保险杠中央部分采用了网状设计,比北美版更具运动感。在尾部设计上,第九代思域和北美车型仅在一些细节上有所不同。最明显的一个就是第九代思域尾灯采用了类似雅阁的设计,后备箱盖增加了矩形灯体。红色和白色设计分别具有后雾灯和反射镜的功能。内饰方面,第九代思域采用了全新的内饰设计。与目前的车型相比,新车的音响面板布局设计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音响面板上的液晶屏也换成了更大的彩色液晶屏,布置在上仪表板的右侧。此外,第九代思域的方向盘造型也发生了变化,视觉上更加动感,多功能按键依然存在。

       百万购车补贴

盘一盘历代思域最不运动的车型

       本田思域一共有十代车型。第一代可以追溯到1972年,第十代是2016年上市。自第八代起,思域开始国产化。

       前脸是采用了本田全新家族式大灯,更有肌肉感的感觉,高配两款车型都配备了全led大灯。点亮效果十分酷炫,并且具有自动大灯功能,配备的卤素带透镜大灯,在车辆照明上要明显逊色于led,侧面新思域采用的是溜背式设计,有点轿跑的感觉,这种回旋标的样式造型很新颖,到了夜晚辨识度很高。

       思域一共搭载了两款发动机,一款是1.0升涡轮增压三缸发动机,另一款是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

       1.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2kw,最大扭矩为173牛?米,最大功率转速为5500转每分钟,最大扭矩转速为2000到4500转每分钟。

       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0kw,最大扭矩为220牛?米,最大功率转速为6000转每分钟,最大扭矩转速为1700到5500转每分钟。

本田思域轿车有哪几款款式有什么

       思域HATCHBACK是中国消费者十分期待的一款产品,自2016年海外发布以来就备受关注,四年后的今天它终于迎来了中国市场上市。虽然距离上市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各大媒体平台的图文稿件、试驾视频早已铺天盖地,但是今天我们聊点不一样的,盘一盘自1972年第一代思域问世至今,48年、十代车型中,谁最跟运动不沾边。

       思域HATCHBACK的手挡乐趣

       自2016年第十代思域上市,经过这四年的摸打滚爬,已稳居轿车榜单的神车宝座,月销量均2万台,从未离开过轿车榜单的前十。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Type-R迟迟不官方进入中国,平行进口又贵的离谱,随着两厢版的呼声越来越高,东风本田终于在今年把它带到了我们身边,而且它还有一辆手动版的高配车型,真的是诚意满满。

       其实,引进两厢版,应该不会把思域销量再翻一倍了,但东风本田还是把它带来了,而且还是把手动挡放在高配车型,这个是让我感到比较意外的。要知道,就连我们常说的“超跑GK5”的第四代飞度,都已放弃了手动挡车型,我甚至一度认为手动挡只会出现在Type-R的身上。结果东风本田真的把它实现了,对此我曾咨询过东风本田的工程师,他告诉我:“这或许就是最后一抹倔强吧”。

       不过,千万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思域HATCHBACK还是一款偏向家庭使用的轿车。不要臆想跟真正的红头机Battle(战斗)一下,那真的很可能看不到自家老大哥的尾灯,只剩下默默的吃灰了。当然如果你选择的是手动挡车型,你依旧可以享受手动挡带来的独有乐趣,降挡补油、人车合一的感觉是一点都不会减少的。

       最不运动的思域回顾

       身边有不少车友依旧还是Type-R的忠实粉丝,他们认为思域HATCHBACK的出现,破坏了他们心中对信仰的追求。就好比5.0升V8的Mustang车主,看到满大街的2.3T的Pony?car,内心还是很矛盾的。其实,错的不是买车的人,错的是这个时代。不过,这已经不是思域一次这么做了,在十代思域中有很多车型跟运动毫不沾边,一起来了解一下它们的故事吧。

       1、第二代Country思域旅行版

       1979年第二代思域推出之时,旅行版本车型也同时全球上市。日本国内版代号为Van,欧洲版则称为Wagon。旅行版思域车身尺寸为3995×1580×1385毫米,2320毫米长的轴距一看就跟运动无关了。而且,在普通旅行版的基础上,本田随后又推出了一款名为Country的思域旅行版。有意思的是,该车在车身上增加了美式风格的木纹装饰。这种木纹装饰的Country思域旅行版限量1500辆,后期该项配置作为经销商选装项目。这1500辆很快就被抢光了,后期仍有不少消费者选装木纹装饰。

       2、第三代思域旅行版

       1983年,第三代思域问世,这代思域主要把重心放在车内空间表现上了,两厢三门版车型的轴距达到了2380毫米。而且,全新的旅行版车型与我们常规印象中的旅行车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整体看起来更像一辆没有后滑动门的小型MPV车型,其次旅行车后备厢两侧的玻璃显得有些异常突兀,样子有些类似于三菱太空车(Space?wagon)。此外,在1985年,这代思域旅行版还推出了四驱车型。说句实话,我并不太能接受这一代的旅行版车型,后窗如果再设计小一点,那跟长安铃木奥拓大王子就有些神似了。

       3、第四代思域Cross版车型

       1987年,推出的第四代思域,各款代号(ED/EE/EF/SH)越来越清晰,车型尺寸也越来越大(轴距2500毫米)。另外,这代四驱版的旅行版车,还推出了一款类似于CROSS版的车型。在前脸部分增加了金属前护杠和采用了双色车身设计,以及车顶行李架。这款独特的思域会让人联想到同时期的四驱版三菱得利卡,真的是与运动毫不沾边的一款车型。

       4、第六代思域最极端的一代

       为什么要把第六代思域单独拿出来说,可能已经有车友猜到了,那就是从这一代开始本田推出了真正的高性能版思域TYPE-R。1995年,第六代思域问世。其中,代号为EK3的三厢五门版车型,逐渐开始在国内市场多了起来,也就是被大家俗称的“大眼”思域,直至今日你仍然可以在大街上看到EK3的身影。也不能说EK3不运动,它毕竟是一台主打运动的轿车,但是六代思域外观方面似乎有种“长大了”的感觉,少了一丝稚嫩,多了一点成熟。

       六代思域在家用车领域和赛车领域赢得了双赢,这也是这代车型成为最极端、最经典的一大原因了。随着高性能TYPE-R版本车型的出现,也让这辆风靡全球的家用车在各大赛事中不容小觑。曾经一度在一些日本本土以及欧洲赛事中各个车队都在使用思域作为参赛车辆,只不过贴纸、调校有少许的不同,而整个比赛似乎变成了“本田思域杯大奖赛”。

       红头机信仰TYPE-R

       “一日本田,终身本田”这句话是本田迷最真实的表达,让本田迷真正为之疯狂的不是“超跑”飞度GK5,也不是秒天秒地秒空气的十代思域,而是本田的红头发动机——TYPE-R。它正是本田部分车型中高性能版本的代表,其TYPE-R标志性的红底白字车标配合冠军白的车身颜色,是为了向1965年时获得墨西哥F1大奖赛冠军车——本田RA272致敬。

       TYPE-R车型不只是我们所熟知刷新纽北赛道全速的地表最速前驱车“思域TYPE-R”,还有很多其他车型也都曾经推出过TYPE-R车款。在本田TYPE-R高性能车系中,有NSX、Integra、雅阁和思域车型这四款车型都曾搭载过经典的红头机。虽然新款NSX已经上市,但是目前为止本田还没有公布要出TYPE-R版本,而其它两个车系也早已停产,所以现在只有思域车型真正的把TYPE-R传承了下来。

       追求速度的本田,打造出FK2(第四代)之后,期望它能够与欧洲列强相抗衡,而事实上它也做得足够好了。但本田并不满足于“足够”,他们希望“更好”,所以2017年FK8(第五代)诞生了。FK8正是基于第十代思域打造的两厢TYPE-R车型,它被寄予征服纽北赛道的厚望,而这位“年轻人”也没有让工程师们失望,成功夺得纽北最速前驱车的宝座。而从全新思域HATCHBACK的身上,能看到FK8的影子,正是因为这样才有更多的车迷希望拥有一台思域HATCHBACK。

       思域两厢的引进,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来说,都是个好消息。更何况,它给我们带来了手动挡的高配车型。只能说,在这个电动车迅速崛起、汽油车的地盘被逐步侵蚀、大排量车型逐渐灭绝的年代,我们且行且珍惜。不管它是不是最运动的思域、不管TYPE-R能否进入中国,本田都在坚守着最后一抹倔强?。

       你觉得思域HATCHBACK运动吗?

       你会选择手动挡还是自动挡?

       欢迎分享给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请问本田思域老款和新款分别是哪年的?谢谢回答。。。

       本田思域(CIVIC)推出了多种车型以迎合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口味,包括三门掀背的两厢车、硬顶跑车coupe、混合动力版和五门房车版。

       在国内上市的本田思域与东风本田现有车型本田CR-V出自同一生产平台,两款车使用的是同一种底盘,这为本田思域国产提供了前提条件。

       经40载的岁月历练,在8代演绎中不断进化,如今的第九代CIVIC(思域),凝聚诸多领先时代的先进科技,呈现极具未来感和科技感的魅力之作。

       本田思域旧款车指的是7代以前的车次,新款车是八代及以后的车次

       第5代思域出产年份大约从1990年到1995年

       第6代思域出产年份为1996-2000年

       第7代思域从2000-2004年

       第8代思域从05年到2011年

       第九代思域从2012-2015年

       第十代思域从2016年至今

扩展资料

       1991年第五代思域诞生,以炮弹流线状为设计理念,HONDA取名为SportsCivic,后期推出搭载VTEC系统之1.5L与1.6L引擎,搭配上优异的前后双A臂悬吊设计,使得SportsCivic名符其实。

       1995年第六代思域诞生。延续炮弹流线状为设计理念,呈现更为锐利的棱角与折线,

       HONDA取名为MiracleCivic,也首次出现HondaMultimatic电脑控制无段变速的CVT变速箱在1.6iES车型上,这也是Civic车系首此采用CVT科技。

       2000年第七代思域诞生。HONDA取名为GlobalCivic,

       导入新一代HONDA安全观念G-CON结构科技,另外行之有年的前后双A臂悬吊系统也被前麦弗逊、后双A臂的新一代HONDA底盘设计取代,

       2005年第八代思域诞生。八代Civic的开发并不是从改进七代车型不足之处的观点出发,而是重新以如何满足1.8L~2.0L这一级距车主的需求为考量。

       采用原厂称为“Multiplex太空舱仪表”的上下双层仪表,将时速、水温、油表与方向灯等重要资讯显示于上层,其他次要讯息如引擎转速、里程表则置于下层仪表上,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驾驶者在驾驶的过程中,即使是需要读取各项行车资讯时也能将视线保持在正前方,避免视线转移分心所可能发生的危险。

       2006年第八代思域-TYPER诞生,自从Integra确定从HONDA产品阵容消失,再加上Civic三/五门只有欧规的情况下,强调性能的TypeR几乎成为绝响,

       然而在日本铃鹿F1的赛前记者会中,HONDA可是将2007年才发表的CivicTypeR四门版先行亮相,并以前导车姿态出现。

       2012年第九代思域诞生。新Civic车室氛围传达Honda的新世代房车个性,充满科技的MultiplexMeter双层仪表、首度搭载的i-MID多功能资讯、ECOAssist节能系统,与新颖方向盘附多功能控制键都是特色。

       新Civic搭载先进i-VTEC引擎,其智能可变气门与扬程电子控制系统能提供丰沛动力性能,1.8L等级马力输出141hp及扭力17.8kgm,2.0L等级马力输出155hp及扭力19.4kgm。

       除了提增动力科技,九代Civic还搭载目前运用在Honda油电车款上的ECOAssist节能驾驶辅助系统,它具备提示驾驶人对油耗状态的理解,亦可介入行车电脑控制,改善不当驾驶习惯影响油耗,让车主建立节能自主意识,创造更好燃油经济性。

       参考资料:

思域官网

       好了,今天关于“本田思域历代车型”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本田思域历代车型”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